在尾矿库不良地质地段掘进隧洞时,应符合下列要求:
a)在岩体松散、软弱、破碎、膨胀、多水、偏压、高压力及岩溶等地段中开挖洞室时,应勤检查观测,分析量测数据,查清地质构造,加强地质预报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,做好排水、锁好洞口,浅钻孔,多循环,弱爆破,加强支护,尽早衬砌。在围岩变形显著、偏压、高压力及交叉口部位开挖时,除加强常规检查外,应对围岩进行监测。
b)在松散、破碎的岩体中开挖洞室,应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,宜采用先护后挖或边挖边护的方法。
c)在膨胀岩体中开挖洞室时,可采用喷锚支护及时封闭,加强观测,适时做好永久衬砌。
d)在地下水活动较严重地段,宜采用排、堵、截、引的综合治理措施:
1)采用超前孔探明地下水的活动规律,测定漏水量,防止突然暴涌;
2)截断补给来源,降低地下水位;
3)对围岩进行灌浆,降低其渗透性或形成帷幕阻水;
4)利用侧导洞、集水井或平行支洞排除地下水。
e)在岩溶地段开挖洞室时,应查明岩溶类型、溶蚀形态、充填及堆积物性质、分布范围及地下水的活动规律。开挖方法和处理措施可根据岩溶的规模、稳定程度,按下列原则确定:
1)穿过溶洞时,不应破坏其稳定性;
2)采用卦堵、隔离、清除或支护方法处理溶洞的危石;
3)对漏水通道,可采用弱透水材料回填或水泥灌浆封堵;
4)溶洞中的地下水,按本条d)款处理。
f)采用预灌浆方法施工时,应符合下列要求:
1)预灌浆的范围、孔位布置、灌浆材料、灌浆压力及工艺要求等,应做出专门设计;
2)预灌浆的效果,可用单位吸水量和被胶结岩体的强度值检验;
3)灌浆后的开挖间隔时间,应根据灌浆目的和开挖跨度,通过试验确定;
4)采用分段灌浆时,其阻浆段长度,应根据灌浆压力和效果确定。
免责声明: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为了传递信息,我们转载部分内容,尊重原作者的版权。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,并非商业用途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